类别:文体介绍 / 日期:2024-08-01 / 浏览:10 / 评论:0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的保证,除了我们常说的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外,各个学科由于其学科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而把这些学习方法坚持下来,形成了学习习惯。那么,作文小学语文学科,该如何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弄清楚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培养目标等之间的关系。
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 基础性。小学语文是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今后发展和终生学习都要重要意义,而基础的东西包括字词句的理解、必要的语文常识、口语交际等等。二是人文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散文、童话等内容无不充满着人类美好的情感,注重学生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三是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人与人之间的口头对话,书面表达都是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从写请假条到写论文,都离不开语文。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因此,弄懂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很清楚小学语文该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了。
【1】阅读、朗读和背诵记忆的习惯。我为什么要把这个习惯放在首位呢,因为很多学生语文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不喜欢朗读和背诵记忆,没有朗读和背诵记忆,除了不能掌握必要的字词句外,最重要的是不能形成语感,而好的语感无论是平时的说话,还是写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话写作不会出现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干瘪无味如同嚼蜡的感觉。
【2】写一笔好字的习惯。字是儒者的衣冠,你看以前的读书人,哪个不是写得一手好字?写字是从小培养的,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把字写规范,写好,尤其注意不要注意笔画顺序,也就是不要写倒笔。
【3】养成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词或者一些科学术语、风俗习惯等等,不要轻易放过,要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去查。
【4】形象思维的习惯。语文离不开形象思维,散文、诗歌、小说、说明文等,文中出现的事物情节,孩子们要学会像放电影一样,能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体会文字中的人物形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审美观的培养。
【5】代入情感和回味的习惯。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这些的培养不是靠说教和考试练习得来的,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代入自己的情感,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某个人,去体会回味这个人的经历、经历的感情、经受的痛苦、感受他们的喜怒安乐,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认识和经历有限,不可能有很深的体会,但是不能因此而不学不教,而是要教会他们静下心来,慢慢地去体会去思考,学语文有时候不是拼速度,那是做算术题,而是看谁能慢下来,能静下来。
所谓教无定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觉得只要把握了小学语文的特点和语文素养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每个老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习惯在学习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学习习惯是最根本的,是管长远、打基础的。语文学习习惯不好,语文成绩往往也不会很优秀。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想从4个方面来具体说一说。
一、引导习惯于思考
看到的每一处文字都要养成去思考斟酌的习惯,也就是爱咬文嚼字的习惯。在课文《田忌赛马》中,频频出现“齐威王”的称呼。其实“齐威王”是他死了以后,他的后人给他封的谥号、庙号、尊号之类,当时大家怎么会这么叫他呢?这里显然是编者历史知识欠缺,想当然了。如果让学生都养成将看到的特别是有文字的地方都去思考一番的这种好习惯,语文不好都不行。
二、引导习惯于回味
也就是说,要养成所听到的都要去回味它的意义、作用的习惯。记者采访一位老奶奶。记者问:“你对在城市随便燃放鞭炮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啊?”老奶奶:“我还能怎么看啊?就是爬窗户上看……”这不知是老奶奶没有听懂记者的言外之意呢,还是是一个讽刺。如果让学生都养成将听到的都去回味一番的习惯,自然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就会提升,语文也会好起来。
三、引导习惯于反思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学生做错事, 老师总喜欢让他写一篇检查,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也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养成去进行反思,总结其优劣得失的习惯。荀子在《劝学》中就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如果我们都养成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学语文、教语文还是干别的,都会有所收获的。
四、引导习惯于表达
也就是要养成随时把心中的收获感悟及时表达出来的习惯。表达就是说出来或写出来,表达就是运用。今天学生学的知识不是少了,是缺少运用。比如背了那么多古诗文,看了那么多电视广告标语,唱了那么多经典歌曲,可口头表达(讲话) 很多是土语粗话,缺少文学味,自然口才就不好。有句话说,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就是人才。这是有道理的。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语文。赵括把兵书读了千百遍,在纸上推演了千百遍,到了实际的战场上,还是一个输。 说明实际运用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能记住听到的15%,看到的10%,亲身经历的80%。说明行动实践操作很重要。
结语:
作为教师,引导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让学生习养成习惯于思考、回味、反思、表达的语文好习惯,语文学习也就没那么费劲了。因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是学语文的场所,无处不可学语文。李镇西早就提出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观点。比如当看到“屠呦呦”三个字时,如果我们能习惯性地想为什么会取名“呦呦”呢,就可能联想到《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比如当看到“周星驰”三个字时,如果我们能习惯性地想为什么会取名“星驰”呢,就可能联想到《滕王阁序》中的“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如果都习惯性地追寻探究,自然而然就是在学语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同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