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文体介绍 / 日期:2024-07-27 / 浏览:12 / 评论:0

你的家乡那边过年都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和美食?

我的家乡在滇中——楚雄,作为一个彝族人,还是有许多过年习俗和 其他地区民族不一样的。听说以前彝族人过年都是按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来过年的,一年10个月,一个月36天,多出来的5天为过年,都只是听老一辈讲起过,现在都是按照公元纪年来过年的和汉族是一样的。

杀年猪,首先来说一说,小时候在农村过年前的准备,记得每到冬月左右,就是农家最忙碌热闹的日子,家家户户准备杀年猪,都在为过年做准备,要是有机会去参加彝族的杀猪饭,让你正真体会到什么叫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扫尘,每到南方过小年的日子,腊月23,就是彝族扫尘的日子,去山上砍了香叶树,扎成把,会把家里各个角落都清扫一遍,全家老少齐出动,寓意要把病魔、祸害、霉气一齐扫除门外,干干净净、清清洁洁迎新年,祈盼来年清净平安、人体安康、风调雨顺,这仪式的结束也代销着新年的开始。

舌尖上的春节,舌尖上的春节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堆柴垛,还记得小时候农村都是拿柴火做饭,所以差不多到腊月27、28 就到了堆柴垛的日子,就会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村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这个习俗了,大家一般都用电。

终于到了过年的日子,再忙大家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为过年做准备,小时候会去山上采摘开得正鲜艳上茶花插在 花瓶里增加气氛,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铺松针,听说这事彝族独有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从山上挖一棵松树回来栽在门前,树下用松毛做一个包,插上香,乞求来年的好运气和一家人的幸福。在家里地板上还要铺松毛,吃年夜饭夜要在松毛上吃,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松树四季常青,不畏严寒、坚韧不拔象征彝族子孙坚强勇敢,也代表了彝族人崇尚自然,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年夜菜习俗,小时候听老人讲,家里吃的粉丝、蒜苗、青菜什么的不能切断,要一根根的煮。寓意长吃常有;还要在三十晚上煮一大锅米饭,每顿都加一点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还有就是常吃的腊肉、土鸡、猪肉都是必不可少的。

舌尖上的春节,舌尖上的春节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接下来就到大年初一了,家里所有人都不能干活,特别是妇女会被免除所有的家务活动,以示对妇女在过去一年中的辛劳的感激之情。还有说不能使用刀具,这样新的一年才会顺顺利利。

这些基本就是楚雄彝族过年的一些基本习俗,可能地域不同习俗也会不同,你们那边过年都有什么特别的习俗,欢迎一起来交流。

春节吃饺子是哪里的习俗?你家吃饺子没吗?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舌尖上的春节,舌尖上的春节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江南人,老家过年我们不吃饺子,而是吃馄饨。其实,在我眼里,饺子和馄饨并没有多少差别(我这里说的是大馄饨,而不是那种揪一下捏成面团一样的小馄饨)。

小时候我们在家也是手工擀馄饨皮,方法跟北方人擀面条一样(其实我们那时候也擀面条,我小时候就擀过),擀好的一整张大面皮折叠起来,然后切成梯形的馄饨皮。

在我眼里,饺子和馄饨的相同点,就是可以调成一样的馅料,不管是饺子还是馄饨,都必须有好吃的馅料才能满足最基本的可口的标准。

至于饺子和馄饨的不同点,我倒可以说上几点:

一,馄饨皮比饺子皮薄。

馄饨皮擀得可以足够薄,而饺子皮一张张擀出来就不可能那么薄,至少在我看来从没有看到特别薄的饺子皮。这样吃起来的时候就感觉吃的馅料更多,面相对较少。当馄饨煮熟了的时候,透过薄薄而又透明的馄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馅,或是青菜的绿,或是虾子的粉,或是肉的红,煞是诱人。

二、馄饨比较讲究汤料的配备。

在很多北方人家里吃过饺子,他们配着吃的汤就是下饺子的清汤,称作原汤化原食。而我们吃馄饨,对汤料就比较讲究。比如说可以加上摊好切细的鸡蛋丝,手撕紫菜,蒜花,喜欢荤食的人可以用骨头汤,喜欢清淡的清汤也可以,汤一定要清,用开水兑,不能用馄饨汤,就浊了。

其实,不管是馄饨还是饺子,都是一种家庭团圆的象征,只不过是南北方的习惯区别而已。在老家,据说以前在地主家打工的长工,到了年三十要回家了,也会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馄饨再回家。

老家有“廿三夜团子廿四夜饭……三十夜吃了馄饨就滚蛋”,这一段顺口溜中间的多现在已经说不齐全了,总之是告诉人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进入过年的节奏,开始吃团子吃饭了(别以为吃饭算不上什么,因为在经济困难时期很多人是吃不上饭的),到了三十晚上吃一碗团团圆圆的馄饨,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里的“滚蛋”一词不是骂人的意思,而是带着调侃。

不管时光怎么变迁,爸妈每年过年还是会包馄饨,而我们可以回家一解其馋。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