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作文素材 / 日期:2024-07-19 / 浏览:10 / 评论:0
浙江「满分作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议论文的唯一核心价值就是逻辑性。该考生的文章乍看深奥高级,遗憾的是这种高级只体现在通篇的生僻词汇选择和无处不在的引用。通读全文,考生并未提出一个原创的,或者至少是鲜明的论点,而是不停的引用别人的话,甚至没有加上足够的分析,使得全篇成为了高中老师常说的''掉书袋''。这也导致论点隐匿的情况下,考生没有任何原创的论据。而一旦引用不是为了深入的逻辑分析,而只是为了外文名字的堆叠堆叠再堆叠,那么这种引用也就不再是有价值的引用,而变成了典型的''附会''。考生甚至都没有理解和认知研读自己引用的材料,大概率是去网上搜一些西方哲学素材背下来,考场作文随手用几条就是了。考生的主体意思其实很简单,思想上一点也不复杂,甚至很庸俗而毫无新意,基本多数考生都说的出口可惜该考生却不愿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去行文,反倒不停堆叠名人做支持,令人费解,兜兜转转,自己什么有价值的论据也没铺开。作为一篇议论文,或者说论文,讨论,这是典型的不注重有多少理儿,只追求口气大,声调高的表现。最后,考生篇幅不多的自己的语言中也夹杂了太多炫耀和做作的成分,句子之间逻辑不紧密,甚至病句多发,不胜枚举。至于用词,大量选择生僻词汇,说文绉不文绉,说白话不白话,像极了人们反感的中英文高度夹杂式对话。文体揉杂混乱,体现出较低的语感和语言掌控力。即便不说那些生僻字,有些简单的词也选择变形着写,甚至让人一看就觉得是编造的错词,例如第四段第二句,觉感,体认。大家想必都看出来考生指的是感受,体会,认知,但是硬生生造出''觉感体认'',除了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不知高明在哪。总而言之,考生此文,绝不是堆叠附会一些外国名字就可以变专业变学术的,相反从专业论文的角度看,考生洋洋洒洒一篇,甚至都没有用自己的逻辑说自己的话,不仅不搭边专业,怕是连合格的文章都谈不上。这样的作文引发热议并不意外,遗憾的是一个满分的导向,体现出的主考官欠缺的学术素养,浮躁的学术态度,甚至可以说崇洋媚外,迷信盲从的作风,对未来中国年轻人的语言和思维,甚至做事方式,都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真的是要防止中学生写作文掉入“故纸堆”。中华古典文化确实灿烂辉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美文美诗,有些至今无法超越,成千古绝唱。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一直都是最贴近时代而变化发展的。如果对古人古文的借鉴变成“食古不化”,也不是时代的要求。有些古代文字在古代也许并不生僻,但它并不适应现代的语言表达,有些文字甚至消亡,只存于大字典中,一般字典都不收录,有些则只适用于特定场合。有的人挑剔作文中用了一些生僻字词也没必要。行文也一样,文言文其实是古人的书面语,当然离口语也不远,因当时书简活字记录困难,所以用更精练的文言来作书面语。可现在有些人却又似乎钟情文言,前些时候,媒体上炒作什么学生用文言作文,什么文言请假条,什么文言辞职信,似乎语言要刮起一股崇拜古文言文之风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现象。由于现在的学生都学过一些古文,有些古典词语也依然有活力,古为今用也一样通行,而且有简练表达作用,比如别人向你介绍朋友时,你说“幸会,久仰”,问老者年龄用“高寿”,一般人用“贵庚”,问地址用“府上”等等,都很好理解。那些古代的“死字”非特殊情况最好别用。
另外,几千年来的应试教育,各朝各代的作文教育都由老师们总结出了一套作文定式,古代有八股文,现代更是有各种各样的范文范式,其中“点晴词语”“投阅卷老师所好”“亮阅卷老师之眼”都是巧技秘籍。这都无可厚非,作文本就是考说话写文逻辑和识字能力,又不是当作家,所以作文考试只能是应试作文,有时押题预写也是老师学生的一门“绝活”,甚至“一押成名”,亨誉“押题高手”称号呢。
关于阅卷评分老师对同一篇作文评判有别,打分有异,也是常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是人,人的阅历智识喜好都不相同,只要不是故意作弊,相差十来分也不为过。
我认为不要过多去计较这次评分的老师,更不要去妄评这位学生,为人师,为学子,都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