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技巧 / 日期:2024-07-19 / 浏览:6 / 评论:0
明清时期的“会馆”,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会馆就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
中国人重乡土观念和乡土情,地缘的凝聚力往往大于其他社会因素。会馆最初是应科考制度出现的。明永乐年间,在京师的缙绅为了便利同籍参加会试的士人旅居,设立了会馆。依照明清的科举制度,每隔三年,各省举人都要会集于京师,参加国家的选拔考试,此为“会试”。所谓“平时则以聚乡人,联乡谊。大比之年,则为乡中试子来京”。这是会馆设立的初衷。
会馆的模式后来逐渐发展,功能更趋多元,最终演变成为同籍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会馆有房屋,提供给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这种模式延续到清代更为兴盛,所谓“走通都,过大邑,见夫士商云集,或游官,或服贾,群然杂处其地,罔不设立会馆”。即使是在川、滇、黔等边陬地区也是如此。海外经商的华人,以及清末的中国留学生,甚至在海外也设有会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会馆一般是由同乡的仕商合建,配置有相应的慈善机构,举行各种慈善活动。这些慈善活动首先当然是助学。对于到京师或省城参加考试的士子,都有一定的经济资助,这是所谓的“应试卷资”。殷实的商贾在捐建会馆时,有时还会建立义塾、义学。这些举措都是鼓励同籍的贫寒子弟读书做官。其次是济贫,则是对于流落在外的贫困同乡施以援助。很多会馆在章程中都有规定,对于“有老病、废疾不能谋生者,有鳏寡孤独无所依者,有异乡不能归里者……令司月者核实,于公费中量力资助”。此外,遇到家乡发生严重灾荒,会馆常常会承担在当地筹办筹款赈灾的角色。第三是施医。寓居会馆的人,难免不测之虞,所以延医治病也是会馆的本分。
会馆的经费完全是自筹的,经费来源是同籍人的捐赠,与政府无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