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总结模板 / 日期:2024-03-15 / 浏览:11 / 评论:0

唐代诗人李端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那还要从这首诗说起 :

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郭府显才名

为大唐王朝建立过赫赫战功的汾阳王郭子仪的幼子郭暧,他为人贤明有才思;尤为难得的,作为尚升平公主的郭暧,很喜爱跟诗文水平高以及道德品质好的文人来往。为此,他还经常邀请一些文人到他家来谈诗论文,大摆宴席,邀歌导舞,真可谓不惜代价。一时间名士云集,包括李端在内的“大历十才子”都曾在他的府中流连忘返过。

禅理小故事,禅理小故事精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素手传心意

郭暧府中有一个名叫镜儿的婢女,容貌极为艳丽,而且她还弹得一手好筝。李端对她很是喜爱,经常拿眼睛瞟她,对之真可谓情意绵绵;这事后来被郭暧知觉了。聚会时,郭暧便笑着对李端说:“李先生如能以‘弹筝’为题写诗一首,并使在座的客人高兴,那么,我就定然不会吝惜美婢,把她转赠给您好了。”

抱得美人归

禅理小故事,禅理小故事精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端听了喜不自禁,猛然站了起来,遂擎起酒杯写下了这首诗。

曲误周郎顾

“周郎顾”,三国时期吴国的周瑜,善于统兵更是精通音律,当一大堆乐师合奏乐曲,其中有人奏错了一个音,周瑜就会回头看着他,后来就有“曲有误,周郎顾”这个典故流传了下来。而郭暖府中的镜儿,必也是对李端有意,并且知书达理知道这个典故,在心上人面前故意弹错音,期盼着心上人回顾自己,这种含蓄又雅致的表达方式正是古人的高明之处,也可见李端当时必是文才卓著且潇洒,在郭府众多文人才士中才独得芳心。

禅理小故事,禅理小故事精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次郭暧升官了,大摆筵席宴,诗人李端也在座。酒过三巡,大家正在兴头上,早些时候就已知道李端善于写诗的升平公主,便热情地邀请他当场赋诗,用以侑酒助兴。李端也不客气,当即吟成了一首七律;而同座的著名诗人钱起便很不服气了,说那定是李端早就写好了的,不能作数,要求李用他自己的诗。

郭暧府中有一个名叫镜儿的婢女,容貌极为艳丽,而且她还弹得一手好筝。李端对她很是喜爱,经常拿眼睛瞟她,对之真可谓情意绵绵;这事后来被郭暧知觉了。聚会时,郭暧便笑着对李端说:“李先生如能以‘弹筝’为题写诗一首,并使在座的客人高兴,那么,我就定然不会吝惜美婢,把她转赠给您好了。”

李端听了喜不自禁,猛然站了起来,遂擎起酒杯一脸微笑着赋诗道: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其大意并不太难理解;而后两句却涉及一个典故,其主人公就是三国时吴国的都督周瑜。跟秦朝大将蒙恬一样,周瑜也是一位精通音乐而且战功卓著的儒将。他24岁时就已声名鹊起,加以风度翩翩而又才能出众,被吴中人士称为周郎。只要人们弹奏曲调有所谬误时,他一下子便知道对方究竟在哪里出现错误,所以当时有一句谚语说:“曲有误,周郎顾。”而在此诗里,李端用一种较为委婉的语气说明自己想要得到的美人,也将会像三国时那些弹筝奏曲的美女一样,故意拂弹错误并向自己求教的。事实上,李端也正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后来他辞职不干了,就以弹琴和阅读《周易》自乐,以至度过其后半生的。


拈花一笑的典故是什么?

佛祖有两个大弟子:摩柯迦叶(头陀第一)和阿难陀(多闻第一),摩柯迦叶专修苦行,修无执著苦行,阿难陀是世尊侄子,侍从佛祖多年,博闻强记,后世的大部分经文都是凭阿难陀的记忆而口述的,故称为“多闻”。

有人恳请释迦牟尼说法,献上了世上难得一见的极品之花,然而,花无百日红,花在枝头都不能红百日,离开了枝头只会加速凋谢。因为恳请佛祖说法,人们采集了鲜花,对于花来说,这就是无常,无常缘于空。佛祖一言不发,拿起鲜花展示给众人,听者惊呆了,佛祖不讲经,却在那里赏花,这时只有迦叶尊者(阿难陀)开颜微笑,迦叶尊者在笑什么呢?

迦叶尊者在赏花,他认为花好看,这与世尊心心相印;

迦叶尊者没有赏花,他在欣赏佛祖拈花的这一举动,“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这也不错啊!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美好的人、物、事和时光,活在当下,欣赏或者享受当前的美好的人、事、物也是一种修行。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禅小和尚分享的,特意记下来的:新买的鞋子蹭到一点灰,都会认真擦掉,后来时间长了,即使被人踩了一脚,也懒得低头看一下。感情也是一样,起初你皱一下眉,他都会心疼,后来你哭的再伤心,他都无动于衷。人啊,总是学不会珍惜拥有的,其实所谓的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做重复的事,而是和同一个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


这是佛示现的一则禅宗公案,如同众多禅宗公案一样,需要参。参悟了就明心了。如果哪个证悟者把密意告诉你就害了你的法身慧命,因为你不是靠自己辛苦修福修定修慧参禅证悟得来的,不会信受,知道了以后很可能会诽谤。告诉你的人会有恶报,你听了不信而诽谤也有恶报。所以最好是不要去打听,多修福德,等因缘成熟了,会有善知识教你怎么修定修慧参禅。到时候你自然会明白其中密意。

下面匿名用户怀疑佛经里这件事的真实度,说怎么可能大菩萨们都不懂,只有迦叶尊者懂。大菩萨们当然懂,但这道公案题不是佛给大菩萨们出的,是佛给没有明心的听法者出的,大菩萨们自然不会说话。就像老师问低年级的学生问题,边上的高年级学生知道答案,会插嘴回答吗?

其中迦叶尊者悟了,这个法就交给他来负责代代传递了。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佛不是什么任务都交给大菩萨的,就好像领导不是什么活都只交给身边几大骨干,佛是根据各人因缘来交给他们不同的任务的。比如大法鼓经里,佛当着大菩萨和大阿罗汉们的面把正法灭时破邪显正的任务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离车一切世间乐见童子,这位离车童子自己都没有心理准备推脱再三,但这个任务就是他能胜任,佛坚持由他来实施。这位离车童子有说就是后来的龙树菩萨,也有说是提婆菩萨。同理是不是也可以问,破邪显正这样重要的任务,为什么不交给大菩萨们要交给一个离车一切世间乐见童子啊?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