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作文素材 / 日期:2024-06-28 / 浏览:11 / 评论:0
如何梳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
【戏墨问答】
如何梳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
应该说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写作素材对于学生来说,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也是学生比较困惑的问题,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们面对写作要求,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出现这样的困境,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学生平时积累的素材少。
所以,怎么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掌握积累素材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不外乎“看”(多观察),“听”(多交流),“记”(多收集)等等,当然我们也都知道教材中的“课文”也是帮助孩子积累素材的好渠道,好办法。
过去我们都讲“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诌”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梳理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合理的归类,是很好的办法。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说明的,议论的等等,让学生在归类中,在梳理中探究各类体裁课文的写作方法,尤其是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特点,并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强化对经典句段的记忆,比如经典的人物外貌描写、场景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当孩子脑子里的“货”(素材)多了,“量变”最终会引发“质变”,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拓展课文中的写作素材还可以运用“笔记”的方式来进行。
“感悟笔记”可以积累第一手素材。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笔记本,随时随地记录学习课文时的感悟。它可以记录细小的细节,记录细腻的感触……这都可以用于写作时的第一手素材资料,这些都是当时最真实的感受。
“读书笔记”是写作的间接素材。读书笔记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比如摘录法,把课文中好的句子、段落、方法、图表等摘录下来,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延伸笔记”也是不错的方法之一。如果说记录和摘抄只是对课文的表层理解的话,那么对课文深层次的认知,就需要思考,“延伸笔记”就是倡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感悟和个性化的思考。比如写书评,向作者提出问题交流讨论等等。这对学生来说,既是素材积累的过程,也是思考表达的过程。
以上仅是本人粗浅认识,想到哪写到哪,也没有什么条理,供大家参考。
倦鸟的读后感?
一天早晨,这只不会飞的小鸟在树上唱歌,歌声吸引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非常喜欢这只小鸟。小鸟天天唱,他们天天听,听久了,他们就想把它弄下来养。
有一天,它又站起来了,刚要发声,只听“嗤”的一声,一颗子弹向它射去,它一翻身,便倒了下来。两只老鸟飞下来,接住它,把它放到窝里去,它的血一滴一滴地从树上滴下来,它死了,它的歌声从此消歇失了。
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并没有伤害那只小鸟的意思,而是想把它弄下来养。可是他们没想过,小鸟是不能离开爸爸妈妈的,就像他们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一样,所以,他们才会误伤了小鸟。
看了这篇散文,我明白了:做什么事,不要老想着自己,唯惟利是图,要从多方面去考虑,想想事情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寒假里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小桔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散文《一只小鸟》。
这篇散文主要写了一只毛羽未曾丰满的小鸟,每日在 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说话儿。生活过得非常快乐。一天早晨,两只老鸟觅食去了,小鸟看到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就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小鸟天天出来唱歌,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天天来听它的歌,后来孩子们想捉住这只小鸟,最后小鸟被孩子门用弹子射死了。从此歌声便消歇了,那些孩子想听小鸟的歌声,却不能了。
读了这篇散文,我有两点体会,第一亲情是伟大的,老鸟对小鸟的爱,不正象是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吗?第二爱应该是伟大的,不应该是自私的。做什么事情不能老想着自己,要从多方面去考虑。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爱我们生活的地球,让小鸟的悲剧不再重演。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当我看到《一只小鸟》这篇文章,我就认真的读了起来,这篇文章讲得是主人公在草坪上救了一只小鸟,他把小鸟带回了家,百般爱护。可小鸟就是不高兴,最后主人公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不应该把小鸟关在笼子里。因为它在大自然会更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每一天都能听到鸟的叫声,我们家园会变得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