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创意写作 / 日期:2024-06-08 / 浏览:11 / 评论:0
名著上的那些经典句子,有人觉得是“心灵鸡汤”,中看不中用,没必要多读,你认为呢?
首先说阅读,本来就很主观,读什么,怎么读全凭自己兴趣和喜好,不存在什么非读不可一说。看到一些标题诸如“你一生中不得不读”,“不可错过”,甚至有些“改变你整个人生”的几本书,每次都有点想拍人的冲动,有感想以分享为目的,但为吸人眼球哗众取宠,或者别人不同意就骂人无知企图将自己观点强塞于人就大大违备了自由阅读的宗旨。
至于读到的东西是不是鸡汤,是有营养的鸡汤,还是毒鸡汤,只有自己喝过才最清楚,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看得见摸得着的食物尚且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有时反馈出来的是截然相反的评价,更何况是精神产品。作者写下文字后,后续已经与他无关了。这些文字能够产生何种意象,能不能在读者心里投下什么波澜,也可以说见仁见智,也可以说冷暖自知。
最后说到有用,不知道什么才算有用,是大用,小用,无用,还是反作用?文字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记录,阅读的过程应该像是两人之间的交流,你可以跟着走表示赞许,可以有不同想法提出反驳,甚至可以将思维拓展到更远的边界。
说到底,引发思考才是阅读的魅力所在。而决定有用与否甚至到底多有用也是自己的思考。顺便说一下,中看也有可取的一面,就比如美女从我眼前过,虽然只有流口水的份,至少我心情愉悦呀!
名著上的经典句子,无论是中国名著或外国名著历经世界沧桑,大浪淘沙,经由世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读者认可,尽管有时世界名著在翻译上有所差异,但就其经典句子的内容都基本未变,是名著中的精髓。阅读中有的还要摘录下耒,当作座右铭受益终生。这是我读书读了六十多年的心得,哪里有中看不中用,沒有必要多读之说。
例如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中"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为,替剝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再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操日'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云雾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这段话写得是有何等气势!
还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侯,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己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些句子只是名著中的一二,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名著中去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受益的不只是名句,会有更多的收获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