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文体介绍 / 日期:2024-06-01 / 浏览:10 / 评论: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后有什么感受?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已有三十年了。看到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也觉得有话说,其间,经历了语文教材多次版本的改编使用,但比较起来,无论从教材体系编排,重难点的设置,还是阅读写作的能力的层级培养上,都不如部编本有特色。
一、课文数量减少了、难度降低了,文质兼美的时文增多了。
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新教材相应减少了难度,但增加了文质兼美课外阅读时文。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且兼顾时代性。
二、统编教材注重了评点批注等读书方法的介入。 评点批注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设计“旁批”的单元覆盖面广。初中6册语文教材共计36个单元,其中涉及评点内容的有28个单元,涉及课文约35篇。
2、设计“旁批”的文体覆盖面广。教材在“旁批”设计上比较注重文体覆盖面,基本上兼顾了各类文体。其中有小说、散文、议论文、如现代诗歌、说明文、新闻、人物传记等。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约有39篇文言文,约有36首古诗词,都设计了丰赡的注释,没有设计“旁批”或类似的评点形式。
3、设计“旁批”的内容覆盖面广。统编版本旁批评点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有文本研读的概括性评点;有针对文本研读的导读性评点;有对文本内容的赏析式评点。重视基础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将阅读课文分为“教读”“自读”两类,此外还留有“课外阅读”的“自留地”。从设计“旁批”的课文来看,主要集中在加星号的“自读”课文中,体现了编者希望借“旁批”的评点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这样的设计理念既接地气,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又具有科学性,把学生自主读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三、“统编本”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统编本”语文教材建构了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让我们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做到一课一得。
四、注重了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统编教材在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上照顾到了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例如,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分别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肯定会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也会有些困难。但这会刺激和带动我们的教研,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教学,从长远看,不但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老师自身,这肯定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好机会。
教研组长应具备的几种意识?
一个好的教研组长,就是一个好的学科,教研组长应该具备五个意识:团队意识、目标意识、研究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
1.团队意识。教研组长要教好自己的课,更要带好一个团队。教研组团队建设的核心是打造教研组文化。初中语文教研组的文化定为八个字:团结: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分享:分享资料、分享智慧,担当:分内的事认真做、分外的事抢着做,创新:创品牌学科、做品牌教师。
2.目标意识。教研组长首先要明确学科教学理想和追求,比如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关注人的发展:践行差异化教育,帮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3.研究意识。研究新课程标准(参考高中课标、新版旧版义务教育课标对比),研究中、高考改革动向(演练真题、细目表、专业书籍及报告),研究适应中、高考改革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差异化教学研究、批判性思维、品牌学科建设),研究学科教研方式(听课评课、月度工作总结与先进经验交流)。
4.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培训。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既要“结对子”,师徒结对,以老带新;又要“压担子”,多给青年教师提供机会,加速成长。
5.创新意识。于老师以备课为例,展示了初中语文学科在备课方面的创新,充分体现出教研组长的创新意识。
如何才能写好中考语文作文?
临近中招,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中考应试作文呢?
中考作文还是有很多套路的,比如,把字写好,工整、干净的书写能让阅卷阅得头昏脑胀的老师神清气爽,能占不少便宜的。
技巧上,要想写好,请往下看:
一、看中考作文题型,二选一如何选题。
中考作文,大多两种题型:
1.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大多考查记叙文。
2.材料作文。要比命题作文难一些,需要先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再围绕中心自拟题目。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两道题,怎么选?
答案是:
1.选简单的。因为考场作文还是尽量要降低风险系数的,简单的,把握大,不易跑题。
2.选自己擅长的。擅长的才能出彩,才是得高分的关键。擅长记叙描写的,就要在记叙文上下功夫;擅长思维和议论的,在准确把握材料中心的前提下,可以优先考虑议论文。
二、记叙文套路:
1.审题要准。
题目中每个词语都要在文章中有所体现,遗漏了,就会造成偏题或跑题。比如:《越来越.....的我》这个题目,明确是写自己某个方面特点的记叙文,但“越来越”这个词,很多同学往往不注意思考如何去表现,会写成“(努力)的我”;或是将“越来越努力”错误理解为“从不努力到努力”,造成偏题、跑题。而此文题正解应该是写两到三个事例,显示出从努力到更努力的过程。
忽略了这一点,你的中考作文会输的很惨!
审题,是中考作文的关键,是重中之重,如果你忽略了它,写跑了题,你的中考作文就会输的很惨!要么偏题,被严重扣分;要么扣题不紧,丢分很多;要么完全跑题,使你的中考作文颗粒无收,后悔一生。
那么,中考作文我们应该如何审题呢?
现在的中考作文题,一般都会有一段材料。有的是一件事,有的是一段话,有的是广告词,有的是歌词,还有的是一种现象……
这段材料我们必须认真去看,因为它可以帮助你理解题意,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考题中的材料,我们不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而必须认真仔细去看。
从全国十几年的中考情况看,中考题型一般有四种:一是命题作文,二是话题作文,三是半命题作文,四是材料作文。我们拿到考卷,应该做到,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题型。
可有的考生,却经常会看错题型,造成了失误。特别是发现一些考生,常把话题作文,当成命题作文去写,也有的把命题作文误认为话题作文。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并不复杂,就是在考前,语文老师可对考生,进行题型识别训练,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会避免在这方面出现失误。
有些考生认为,那些要求无非都是些什么“文体不限”呀,什么“不少于600字”呀,什么“不要写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呀,都是些老一套的东西,无需认真去看,何况时间还那么紧张。
这种想法是很不对的。考题的要求中,尽管有一些老一套的东西,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新的要求 ,你如果不认真去看,就会出现失误。
比如有一次,老师考一道半命题作文《我喜欢——》。有一名同学一看题目,没看要求,就些了一篇《我喜欢读书》的作文,结果写跑题了。为什么呢?因为后面有一条要求他没有看,这条要求是“请你在横线上填上一项体育活动,然后作文”。就是这这一句话他没看 ,就造成了跑题,导致成绩“颗粒无收”!!
中考作文题,都会有一些限制,我们要在限制范围内写作,不要突破范围,以免造成失误。
如《我眼中的色彩》这个题目中的“我”,就是告诉你要用第一人称去写,用其它人称去写,就是跑题。这是人称的限制。
中考作文采用网上阅卷,阅卷老师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感,很难一字一句认真去看。作为考生要想作文得高分,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千万不能跑题偏题,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没有题目,字数不够,错别字较多,标点不规范,犯了其中任意一条,都说明语言素养不高,作文就不可能得高分。
3、没有结尾或者结尾潦草的,不可能得高分。结尾应照应开头,紧扣或升华题目。
4、机械套用考前作文或范文,被阅卷老师发现的,最多进入三类文。
5、材料作文抛开试题所给的材料立意写作,一般直接划入四类文。
6、如果写作基础不牢,不要盲目创新。
7、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力争不犯低级错误:卷面潦草,低分;思想偏激,问题卷,低分;文意晦涩,低分;立意偏颇,低分。
8、不要忽视文体,文体要明确,不可记叙文、议论文两不像。文体不明确,得分不超过基准分。
9、素材丰富,要善于从课文中找素材,并善于对课文中的素材做出具体或新颖的解读。
10、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力求做到:题目能切合题意,以题目贯穿始终,形象具体,感情真挚,主题鲜明。
11、作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力求做到:符合题意,文通字顺,掌握技巧,制造一两个亮点。
得作文者得语文,作为中考作文占据了语文的半壁江山,思想上一定要重视,写作上要讲技巧,有真情实感,文字靓丽。如此,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欣赏一下,这篇文章的书写,你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