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技巧 / 日期:2024-05-29 / 浏览:10 / 评论:0
如今传销式“感恩教育”进校园,小学生痛哭,这种教育方式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之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了,这里再大致写一点吧。
首先,我觉得童心是圣洁的,不容欺骗。
记得那年我和儿子刚搬来市里,儿子上一年级,我们的窗户正对着楼下的博物馆,经常有一些会议或升旗仪式什么的在哪里举行。人们胸前带着礼花,站成一排或几排,举行仪式的时候一般先奏国歌,然后升旗,然后领导发言,然后鼓掌,这时候儿子就坐在窗前往下张望,当人们敬礼的时候他也敬礼,人们鼓掌的时候他也跟着拍着小手,整个过程气氛庄严肃穆隆重。
有一天星期五,儿子想让我周六带他去博物馆里面看看,我说好。赶巧,我要买张床,而博物馆周六周日也要举行一个家具展销会。
第二天儿子起得很早刷牙,洗脸,穿得周周正周,脸也抹得白白,最关键的是:他还对着镜子把红领巾戴得端端正正,一丝不苟。那庄重的神情不亚于赶赴一个重大的晏会或庆典什么的。
他拉着我的手小心翼翼而又有点扭扭捏捏的走进了博物馆,面对满目的家具,凌乱的院子,儿子红着脸一言不发,直到最后一个小角落走完,儿子说妈妈,咱走吧,说着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从脖子上取下了红领巾揉巴揉巴装进了裤兜里,然后又说热,又脱下了外衫,只剩下一个小背心。
我只知道他在为他来之前的郑重准备感到耻辱,看着儿子失望的表情,同时我也知道他心中那个神圣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我的心不由得隐隐地疼,为儿子心中那份失去的神圣,我握紧了他的手走了出去。
从那以后,儿子再也不坐在窗边往下看,当然人们敬礼的时候他也不再敬礼,更不会在他们鼓掌的时候也随着鼓掌,他好像完全忘记了他们。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地方,它纯净美好禁不起任何的触碰。就像儿子,本来他对博物馆是抱着神圣庄严而崇敬的心情的,可是一场家具展,破坏了他心目中所有的神圣和美好。
其次,教育不能蒙上铜臭。
其实学校举行感恩演讲我并不反对,我反对的是借着演讲之名,借着感恩之名,借着博爱之名进行卖书。要知道他们卖的不是书,而是孩子的纯真。
那天我真的好忙好忙,儿子说学校要开家长会,我说不去不行吗,儿子说不行,这是全校举行的,必须去,无奈只好去了,哎哟那个音乐缓缓,彩旗飘扬,各班迎宾团手中都举着高高的牌子,那一个热烈和隆重哟,我就不形容了。随着一个学生的引领,去了会议室,越听咋越觉得不对劲呢,这好像、好像推销呀,哪是什么家长会啊,这完全是要卖书的节奏啊!果不其然,最后就是卖书,一套书好像三千多,工作人员堵在门口拿个小本在登记,我那个难为呀,这是买呢还是不买呢,不买老师万一给小鞋穿怎么办,要知道现在能进学校卖书的基本上是和校方吃在一块的,校方要抽提成的,不然怎么能进校园呢。可是买吧,三千多也太黑了吧,这时忽然从前面悄悄传来班主任不让买的消息,哦,真是如释重负谢天谢地啊!放眼再看看大家,原来全都和我一个心情。
现在我们常常感慨社会上人心难测,骗术太多,人情太薄,学校似乎是唯一不被世俗沾染的地方,那么,现在什么节奏?是不是我们的“大神”终于出手,要连孩子都不放过?
最后我想敬告那些卖书写书的“大神”们,收起你们的脏手,给我们的校园留一个干净而神圣的角落吧!不要让孩子若干年以后觉得被愚弄了,留一份纯真给他们,留一份无愧给自己。
犹豫来去,最后还是想问一下,那些卖书的“大神”们是如何能走进校园的?
亲,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在收藏点赞转发的同时,还请别忘了多多关注,谢谢!
从2015年以来,“感恩教育”就开始进入校园。根据互联网上的数据,至今为止“感恩教育”的演讲会已经在全国20余省各中小学中巡回举办。在一段感恩教育的视频报道中,看到的“感恩教育”是这样的: 一个人在台上,对台下几百名学生声嘶力竭、慷慨激昂的说:
在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的妈妈是最伟大的,那就是中国孩子的母亲!她们一年到头在家做牛做马,她们一年到头为我们付出,我们从来不理解她,我们从来没有想想她的不容易!最后我们的妈妈有了情绪,她们只能发泄在她们最有安全感的人身上,那就是你们!如果不发泄出来,我们的妈妈就不能继续正常的更好的爱我们!
首先从感受上来说,这样的感恩教育没有给孩子带来被爱,被支持的幸福感,而是一种“妈妈为你做了那么多,而你从来都不理解,你对得起你妈吗?”的羞愧感。心理学家大卫 霍金斯分析了各类情感的能量等级,他意外的发现“羞愧”竟是最负面的情绪。我不禁怀疑,这种激发孩子羞愧心的教育是不是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正常轨道。
同时让我非常不安的是内容上的谬误。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应该是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和付出与之后,一种内心升涌起暖意,一种自然的希望回报的愿望。而不是像“感恩教育”老师所说的,“妈妈的唠叨你就应该忍受”的压抑和委屈;也完全不是“你不让妈妈发泄出来,妈妈就会得精神病,就不能更好的爱你”的恐惧;也不应该是喊着“别让爱你的人失望”这样的口号,让孩子们不敢质疑,只能实现父母期望的沉重绑架……这些,对孩子的自我评价、安全感、独立思考能力都伤害太大了。
我相信,对“感恩”的宣讲中有很过激的,也有比较理性的。毕竟我们通过媒体听到的只有一个视频和几张照片。但是问题是,这样主张以绝对化语言、情绪化气氛去做的教育,它的质量的可控度如何呢?
媒体上对“感恩教育”的态度其实很一边倒,基本都是质疑的声音。然而为什么有这么多学校会欢迎这样的教育进入校园呢?有的不仅是学生听,还召集所有家长来听,来接受孩子的集体磕头。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学校发现,孩子到了某个年龄,会出现违背父母学校的要求,甚至和他们发生冲突、不好好学习的状态。学校可能在认为,这是孩子太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结果吧。
要评价一种教育理念是不是好,我认为最基础的标准是要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在于让被教育者追求真相、成为自己,还是要控制一个人,成为我们满意的样子。
这两天和媳妇还讨论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临沂做了一个教育平台,他把几年前的照片传了上去,发现了这些有趣的照片。
他清晰的记得,大约是二年级,学校来了一个类似于这样的活动,老师家长全部集中于操场,班主任老师前后带队。
会场上气氛热烈,老师在前面偷偷的流泪,孩子和家长抱在一起哭成一片,个别家长也抱着她哭了起来。
她当时拍了一些影像,然后传到了,我们临沂这一个教育平台上,孩子们看看去在里面寻找自己的欢乐,他们寻找就是当年自己是否在照片上对这件事情已经忘记了。
仅仅过去四年,许多事情他还能够记得差不多,其实到了最后这些活动举行之后,孩子们当时有感觉,或许觉得父母或者老师真的不容易,但是过不了一周,孩子们就故态重发,已经忘记了曾经的后悔,曾经的激动。
更为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我们所读的一些鸡汤文学大概属于这种类型,无非只是一种活动或者上升到现场表演,最后举办者,承诺的可以到什么地方去买书,说到底就是一个大型的商品推广会。
从那之后教育部门很少组织或者根本就不再组织此类活动,所谓的感恩活动,其实就是一个类似于作秀的活动。
总之感恩应当落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落实在生活当中,对父母的尊重上对父母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哭哭啼啼的上面。
契科夫,复仇者读后感?
在契诃夫的小说中,我们既可以体会到这位文学家的忧郁和悲悯,也可以体会他如阳光一样灿烂的幽默和童趣。其中的一篇作品《凡卡》,曾收录在小学语文教材里,讲述了一个叫凡卡的小男孩,才九岁就失去了父母,和爷爷住在一起,相依为命,后来又被送到鞋匠铺子里当学徒,在那里经受着的老板非人的折磨和虐待,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小说以凡卡给爷爷写信为线索,把他经历,以及对爷爷的思念贯穿其中,契诃夫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简练却又深刻的表达力深深地吸引住读者的心。可怜的凡卡拼命为老板做事,得到的却是无情的挨打,一些残羹剩饭,甚至没有,晚上无法好好睡觉,天天熬夜为老板孩子摇摇篮的痛苦和每天睡在过道里、连鞋子也没有的悲惨生活……这种生活,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真是太残酷了,残酷得能摧残一个还未成熟的生命!其中的信件里说的话尤其让人揪心地痛:“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把我带走回家去,带回村子吧,我再也受不了了……要不,我就要没命了……”看到这里,我的心发出一阵的伤痛,凡卡这个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提起死亡和悲痛,他的命运真是太悲惨了! 想想凡卡,又想想现在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过得多幸福啊!可是又有几个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呢?当幸福太容易得到,当现在的独生子应有尽有,不懂得珍惜,幸福就会变得廉价。那么,有谁会知道这个凡卡遭受着非人的磨难,他的要求又多么的简单!凡卡只想回家和亲爱的爷爷在一起而已……故事的结尾又留下一个悬念,凡卡的爷爷能收到这封信吗?凡卡以后的生活又会怎样呢?当然,这个故事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凡卡那甜蜜的梦虽是虚幻的,却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 阅读契诃夫的作品,尤为重要的是体察这位作家的仁爱之心,爱普通的人,同情他们痛苦的遭遇,这是作者难能可贵的品质。假如能拥有契诃夫那样的胸怀和头脑,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培养的“素质”,它是那样简单,又是那样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