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文体介绍 / 日期:2024-03-15 / 浏览:9 / 评论:0
小学一年级要求写作文,对吗?
一年级的孩子作业和考卷上要求写作文,字数二三百。这种做法不对!这是拔苗助长。
违背了教学规律。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上学,还不认识几个字,要从《看图写话》开始。
1.老师通过课文的图画教学,教给孩子观察方法。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里到外等等。
2.教给孩子写作方法。
凡是画面上有的事物都要按观察顺序写出来。
3.人都要有名字。引导学生想像: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
4.学过的字要写出来,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一年级的孩子写二三百字的作文,违背了教育规律,是拔苗助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信心没有好处。
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家庭作业,家长通过看画本,帮助孩子多认识字。(不要求会写)
孩子每天回到家里,父母要拿出一定的时间(15分、20分钟)和孩子一起读画本。孩子识字量有限,帮助孩子多认字,以利于孩子独立读书。读完了再让孩子复述一遍,加强记忆。今天认三个,明天认四个,慢慢积累,他认的字多了,父母可逐渐放手,听他读,让他自己读。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和朗读能力。
教给孩子查字典,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拼音学完了,老师和家长要教给孩子查字典的方法。目的还是帮助孩子多认字,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有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写的字,第一时间就喊:“妈,某某字怎么写啊?”他明明会查字典,但是懒惰,不想动手。老师和家长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不会写的字一定要查字典。用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都可以。
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生写作文是不对的。当然这里要首先明确作文的含义,通常我们一说到作文,至少理解中应该是字数达到一定要求,分段,表达一定情感的文章。显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没有能力完成的这个要求的。而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一二年级)写作方面明确为写话,并且具体要求: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按照这个标准,通常在教学中,一年级也就是看图写几句话。学生只要根据图画,能写出两到三句完整的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就完全符合要求了。考试的最后一个题目一般也都是看图写话,不能称之为作文。从这个含义理解,一年级就要求写作文,完全是错误的。
当然如果把作文的含义扩展,几句话叫成作文,肯定也没什么问题。据说国外的小学生写论文也就是简单的几句话。
你说的问题可能还反映了一个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情况,就是部分老师为了过分追求分数,而拔高要求要求一年级也写到100字甚至更多。这样虽然表面看起来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过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更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写作和学习兴趣。
谢谢邀请。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一般的对写作都叫习作,而不是写作,让学生放下对作文的心理期待,畏难情绪。用习作也就是说是一种练习,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摸索,是一种探索,有的可能会稚嫩,有的可能会如蹒跚学步,这都是很正常的,让孩子们少了畏难情绪,让他们带着兴趣去探索它,去摸索它,去尝试它。然后看见孩子们现在还没有这个创作的能力,只能说他们是一种锻炼,是一种练习,让他们愿意去表达自己所想所感,所见所闻,这为将来的创作打好一个心理基础。
其二,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少,有时候用拼音代替汉字来书写都有困难,所以让他们写作文他们也无法用自己的已有的能够写出来汉字,或者是用拼音代替的汉字来表达清楚他想表达的内容。
其三,一年级的孩子,他的认知能力还是很有限的,所以让他写作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老师让孩子们来写作,肯定有他的企图和愿望,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想让写作能力从娃娃抓起,那怎样切实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实现写好作文从小抓起呢?
我觉得首先要让孩子去深入到生活中去感知生活,他有了生活的认识和感知,才为他将来的写作提供了活水源头。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去跑去跳去看,去触摸,用鼻子去闻,去体会,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生活的画面,他知道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这都是他将来创作的生动的素材。第二,让孩子们学会表达,不能习作不能写作文就不能表达了吗?我们书上的口语交际就是很好的锻炼孩子们口头表达能力的好素材好训练。口语交际就是用口头的方式把孩子们想表达、愿意表达的,看到的新鲜的事物,想到的一些想法,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我们说写作文是以手写口,以手写心,嘴巴会说了,说得出来了,有内容可说了,手写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