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技巧 / 日期:2024-05-26 / 浏览:10 / 评论:0

到底是端午节成全了屈原,还是屈原成就了端午节?

“端午”成全了屈原,屈原成就了“端午节”。

“端午”还有“端五”、“重五”等名称。

“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端五”也就是

端午节作文600字,端午节作文600字初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五”。“午”,古人与“五”通用,但在唐朝时候,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

端午龙舟竞赛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赛的风俗,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所乘的这种狭长而轻小的舲船实质上也就是当时一种竞赛所用的船。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虫蚁”出没、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人们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由此可见,“端午”时候的一些民俗,在屈原之前就有了。

端午节作文600字,端午节作文600字初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但屈原投江的准确日子无法确定,他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投江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让后人可以永怀他的爱国之情,教育人们要“忠君爱国”,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在这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家人团聚,共同怀念屈原,就像过“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一样,受到人们非常的重视,还形成一些特殊的祭典仪式,成为一个中国传统固定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原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因此,我认为是端午节成就了屈原。

原因(一)

端午节作文600字,端午节作文600字初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即使没有屈原,端午节也是一样存在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划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因为楚国诗人屈原,跳汩罗江的日子正好在五月初五,端午节,便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哀思。端午节是一种民间风俗,一个文化传统,随着屈原的跳江,他与这种文化和风俗融为了一体。

古往今来,为忠勇大义而死的名人,比比皆是,为何唯独屈原却深入人心?就是因为他在端午节这天跳江自杀。一个人的名字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没,但是一个文化,一种传承,在历史的沉淀中却会越发香醇。屈原与文化传承一起被洗礼,因此他的声名,不仅不会被遗忘,还会更加的嘹亮。

原因(二)

在端午节时,吃粽子和划龙舟,是人们的节日习俗。当时楚国国都被攻破,屈原悲痛欲绝,怀石投江。于是四面八方的人便划舟来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意思让江中的鱼虾吃这些粽子,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和吃粽子时,就想起了屈原。再后来人们就把划龙舟和粽子与屈原联系到了一起,把这两种习俗做为纪念屈原忠君爱国精神的一种仪式。

因此一年一度得端午节就变成了提醒人们想起屈原的“闹钟”。屈原之名在一年一年的唤起和沉淀中,便深入了人心,融入了骨髓。

端午节成就了屈原的忠义之名,屈原也让端午节有了更好的传承下去的澎湃之力。总得来说是端午节成就了屈原,但是屈原也让端午节有了一个新的高度。


屈之子来回答这一提问,也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答题的观点与心得。

毫无疑问,是屈原成全了端午节。

屈原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家庭,因为家族衰落,屈原只担任了楚国的大夫。屈原是楚国贵族中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能十分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他二十来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对内他时常与怀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各地宾客与使臣,应对诸侯。楚怀王还让屈大夫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暴秦。

屈原的开明政策,曾一度使楚国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楚怀王对屈原的信任以及屈原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忌妒。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将国家与大众的利益置之脑后,于是对屈原的诋毁之声终日围绕怀王四周。真是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啊。 终于,昏聩的楚怀王听信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大夫被逐出郢都(楚国首府)并遭流放至汉北。

公元前299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楚怀王被秦国扣留,最终客死秦国。 楚国人因为此事心里很是不平,本来就有深厚爱国情意的屈原更是气愤,力劝楚国的继任者楚顷襄王搜罗人才,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但楚国少部分整日过着花天洒地,奢靡生活的当权者不愿打仗,于是,屈原的积极建议再一次招来了象令尹子兰和靳尚这些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并给刚正不阿的屈大夫下套子、使绊子,楚顷襄王于是就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了更远的地方湘南。这是屈原第二次被放逐。

由于不愿意随波逐流,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楚国都城被攻破的那天,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汩罗江(今湖南东北部)自杀了。附近的渔民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便把竹简子里的米撒下去,希望鱼儿吃这些米,不要咬食屈原。对此可以看出,楚国的老百姓心里面是很敬重、爱戴屈大夫的。

历史上每年的五月初五从此被称为端午节。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划船竞赛和吃粽子,表示对屈原营救行为的不辍。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数不胜数,各民族的,各区域的……。但,从没有一个传统节日是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确立的,并且源源流长。

端午节从确立以来,日益影响着以后的各个时代,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历史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传承下来的不仅是粽子、艾叶、龙舟赛,还有诗歌,更应该为我们深刻牢记并颂扬的是:伟大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随着人们对历法排演的精确,用来计算日常和指导农事活动成为主要功能。同时,对一些特殊日子便产生了意义,像生日、祭日,当然也包括5月初5这样的日子,据说这个时节楚国一带瘴气升腾,蚊蝇肆虐,极易产生瘟疫,所以人们往往要挂菖蒲、艾叶驱赶蚊蝇,喝雄黄酒壮阳,这便是端午。

一、端午到端午节

又到端午,楚国亡国,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了。附近的人们纷纷驾舟争先恐后地打捞,徒劳无功。人们害怕屈原的尸身被鱼虾蚕食,便又纷纷往江里丢下米粒。世人对屈原的殉国非常伤心,便在他的忌日,划船抛粽子来表示纪念。

久而久之,端午便成为了端午节。每到这天,人们要挂艾叶,佩香囊,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吟屈原诗歌,把强身健体与纪念屈原相结合,宣扬爱国主义,这已形成传统。

二十四节气很多,但很难像端午节这么隆重,可以说屈原成就了端午节。当然,随着端午节人们对屈原诗歌的传颂 ,屈原成了爱国诗人的代名词,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端午成就了屈原。二者在时间长河中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文化与节日融合的使命。

这当然是楚国的全国通行版本,在晋国却有另一版本。

二、晋源端午节纪念台骀

台骀被誉为治理汾河的水神,他打开灵石口,控出太原城。所以,晋源区居民在端午这天纪念的是台神。习俗也有自己的特色,2006年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晋祠镇产大米,包出的粽子特好吃。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还有好多版本,但全国通行的就是屈原版。所以说屈原成就了端午节一点也不为过。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