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技巧 / 日期:2024-05-18 / 浏览:8 / 评论:0

初中电学为什么有的学生觉得难学?

初中电学为什么有的学生觉得难学?作为教物理的郝老师觉得原因如下。


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设计没有新颖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我们有的老师上课就是经验教学法,根据经验传授知识和讲解练习,而老师的经验是建立在自己的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讲电荷的时候,老师只通过做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学生要记住正负电荷,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老师是在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对于物质的构成和带电的实质就不好把握了。所以就觉得很难,听不懂老师的讲解,或者一知半解。

电功率教案,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师的上课方式死板和语言缺乏感染力,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眼球,学生听着听着就会产生倦怠,而对电学知识不能有效的连贯,从而出现理解不全面,导致学生觉得学起来很难。

比如老师讲解电荷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在讲电流的形成时学生就会理解的不透彻。电学知识不能环环相扣,就不可能学好初中物理。只有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和联系,有整体的知识结构网络,才能学好物理。就像电荷――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这样形成逻辑关系,环环相扣。最后在结合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一定会学好物理电学知识。


学生的基础知识限制了学好物理电学知识,由于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学生的抽象思维的不足,导致学生觉得初中物理电学很难学。

电功率教案,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学生不会解方程,设计到电学解答题的时候,就算会物理知识,但是方程列出来不会解答,不就导致前功尽弃了嘛。还有些学生会数学方程但是不会列物理方程,其中有些同学不会把“X Y Z”转变为“I R U”。只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公式中,才会学的轻松。不然你在学习物理时就只能是“一头雾水”了。

还有些同学的空间想象力差,不能把理性的思维和感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就像电流不能想象成“水流”、电压不能想象成“水压”、电路不能想象成“公路”等等,缺乏感性认识,缺乏联系思考,从而导致学起来很难。

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乏动手做实验,缺乏了理论联系实际,就一定会导致“事倍功半”,学习知识“举步维艰”。

电功率教案,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不动手劳动,怎么知道劳动工具怎么用起来省力,怎么会学好杠杆原理;不动手连接电路,怎么会理解“短路”、“断路”,不连接电路就不会感受到“电热”,不观察路灯就不知道是“串联”还是“并联”等等,只有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切身体会结合,联系理论学习。才会觉得电学知识学起来有趣且简单。而不是越学越难。

总之,要学好物理电学知识,就要先学好数学的简单方程,然后多思考,多动手。手脑并用,实践检验,学好物理就不是难事儿。

希望郝老师的说法对你有作用,郝老师欢迎同学们一起和我探讨物理学生,我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学生,一起进步,欢迎同学们随时咨询。

对于初中物理来说,电学方面的综合题历来都是难点。而且在最近几年的中考真题中也屡次出现,由于电学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设置的障碍特别多,所以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会觉得很难。那么如果想要攻克电学难题的话,在熟悉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一定要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

第一,要认清什么是短路,牢记概念

课本当中也只是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做短路。在电学的综合题当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情况,如果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的电路首尾相连,就造成了局部短路,“局部短路”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所以很多学生都觉得难以理解。其实用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短路的概念是最佳的,这就需要同学们多多的去实践了,也需要自己多多的摸索电路的窍门,从而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如果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的话,那么可以这样来进行比喻:将电流要通过的电阻比作是的一座山,而开关的短路通道,就可以比作是山里面的一-个洞。如果有了洞,电流会直走,而不会去爬山,这样理解的话,就简单多了。

第二,一定要清晰的分辨串并联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灵魂,也最重要的内容,初中的电学一般只是要求串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联和并联又是一个解电学综合题需要突破的难点,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三种方法,都是很常用识别串并联的方法。

首先是电流法。

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可以看电流的路径是有没有分支,如果有,那么它分出来的几个分支之间,就叫做并联;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很顺畅的从头到尾,那么各元件之间的关系就是串联,此种方法是最简单的。

第二个等效电路法。

这个方法实质上是应用了一个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电位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这样的类比来引入的。不过,此种方法,并不常用。

第三便是表格分析法。据统计,有很多的初中学生反映,电学习题涉及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解题的思路,实在是纷繁复杂,容易出错,想要突破这一点的话,最关键的就是在于要整理出清晰,简洁明了的解题思路。那么就可以使用表格法来帮助我们整理解题思路。

其中,表格的列,是列出用电器的的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四个物理量。一般计算中,用电器大多数为纯电阻,可以使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解题。表格的行,是列出电流的物理量,每个分支的电路和总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或者根据题目,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或一-个,便可以求出剩余的物理量。

第三,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滑动变阻器主要是用来改变电路的电阻有效部位,无效不通或者是短路等等也都要- -区分清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中的电阻值没有被接入电路的时候,电阻就为零,当滑动变阻器位于中间,那么连接接入电路的电阻就滑动变阻器的一半。以此类推,可以分情况讨论,将滑动变阻器的各个情况,画出每一个电路图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简洁明了,便于观看了。

其实物理的学习并没有那么难,学习物理也是有捷径的,首先要理顺解题思路,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其实就是一看,二想,三标记,四画图,根据模式模板去解题具体来说就是:首先看题,寻找题目当中最关键的字眼可用笔来标注出来,并且理解这些字中的特殊含义。二要思考,用的是哪一些公式,三标记,是要标记出题目中,关键的数据,和容易忽略的要点。知道这道题属于的是哪个范围,涉及到什么概念,规律或者计算公式,最后画图就是需要把抽象的文字信息变成不同的物理具体的图形,然后建立起来解题的模式。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并且能够灵活运用,那么初中物理的电学难题就攻克成功了!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