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写作技巧 / 日期:2024-05-16 / 浏览:10 / 评论:0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怎么才能拿高分?

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理解考察难度有限,相对高中要基础系统得多,初中对阅读理解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既是必须且必要,也能为高中的阅读理解答题框架打下基础,一定程度上降低高中阅读理解的跨越度与难度。

一、对思想情感、主旨的把握。

这一点考察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词汇感知和共情能力。如果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宽容”“悲悯”“善良”“悲痛”等词语的内涵,那么就算文段明晃晃地告诉你主人公情感,学生都不一定有把握写到答题卡上去。所以,对文本情感的分析、推理、演绎是需要老师逐步带领孩子去进行的必要步骤,否则,孩子很难自己去消化答案是怎么得来的,也容易在作答时瞎写一通。对答案的踩点得分建立在大量的情感概括题的刷题上,而这种过程中慢慢养成的答题意识也能让学生时刻注意到对文本的概括,避免大量丢分,

二、答题框架的建立。

为什么很多学生洋洋洒洒写一堆,最后结果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为对各个题型的答题模板不够熟悉,甚至从未进行整理。在学校,老师可能已经讲过很多次,学生也记录在笔记本上了,考前也过了一遍知识点,但是一个惨淡的事实是当真正开始作答时,还是把自己零碎总结的情感、修辞等往答题纸上糊,没有分点作答,也没有能让阅卷老师看出答案中的重点所在。这个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老师讲解了每种题型后,限于课程时间,不能让学生当堂或课后系统进行相应的题型的训练,所以这个步骤还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在课后找时间完成。

三、文本细读

带着学生细读文本,是一件很费精力的事情。我的身边有一位老师,专程用暑假时间带领全班学生每天晚上在腾讯会议中读完了一本名著,先是师生一字一句地把篇章读下来,再根据重点段落进行总结。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过程,而其背后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又是何其之大。但是,这种带领阅读的做法是对学生十分有益的,因为它从根底上让学生了解了一本书的原貌和思想情感,拓宽了学生在阅读时的思维和情感理解——从一个句子、一个篇章到一本书。所以,我们在机械地对阅读理解进行记忆式训练时,也不能忘记文字真正的意义所在,以文养人,也是对学生内涵的一次巨大充实。

语文的阅读理解题似乎是所有同学心目中学习语文时的一座大山,每一次使劲浑身解数,但是最后的结果都不是自己想要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同学们是不是已经绞尽脑汁也没什么明显的提高呢?整理了语文阅读的一些技巧,分享给大家。还有非常重要的几个核心要点:通读题目明大义,题文对应筛信息,联系前后找答案。在做题的时候把握了这些相信同学们就不会觉得这么难了。

中学期间的语文阅读理解一般以记叙文、散文、科技文居多,其中对于初中生来说,记叙文的阅读理解、科技文阅读理解出现的概率较多。

  第一、通读题目明大义。阅读文章是第一位的。有的同学看到阅读理解,不读文章或者扫一两眼就开始做题,对于文章的理解不透彻,是做不好题目的。而题目的答案就在文章中找得到,能够从文章中归纳总结出来。所以做语文阅读题,耐心读文章1-2遍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题文对应筛信息。这个阶段就是对文章重要的段落进行精读,筛选出重要句子,联系前后的语境。体会作者说的话背后的含义等。

  第三、联系前后找答案。一个文章一定有个脉络在相互联系,一个问题的答案不能只看问题出现的那个段落,还要结合文章的整体内容,前后段落、上下文来综合理解。

  最后,多看看中考真题的语文答案,从答案中总结一套自己的答题模板。对,语文答题是有模板的,做个三五个阅读理解总结下其中的规律,背下来。

  强调一点,凡是学习过的内容,考试的时候记不起来,等于白学,一些干货一定要背下来。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