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总结模板 / 日期:2024-05-11 / 浏览:7 / 评论:0
在读书的时候,是默读好,还是念出来比较好?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是广大语 文教师的共识,人们这样评价朗读——“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同样,当学生具有一定 朗读能力之后,如果不进行默读训练,也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因为大纲中规定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就是指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
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朗读。朗读是眼、口、目、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 利、有感情”。
不出声的读书就是默读。默读是眼、脑并用的阅读活动。默读的要求是“边默读、边思考、有一定的速度 ”。
由于读的方式不同,作用也不完全相同,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地使用(或交替使用)这两种读书 方式,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如“快速朗读第×自然段”,“快速读”和朗读的要求“流利、有感情”是不同 的。这种提法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再如“齐读第×段,认真思考××问题”,朗读本身就有一个速度问题, 齐读时更要求速度划一,“认真思考”则要有时间保证,快不得,二者也是矛盾的,应该是“默读第×段,认 真思考××问题”。有的老师要求一年级学生默读,也有的中高年级理解课文中该默读的地方却统统用朗读, 影响了默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朗读训练,什么情况下进行默读训练,这是 在备课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以下几种情况应该朗读。
1.低年级以朗读为主。大纲中规定一二年级“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义务教育教材(人 教版)五年制第四册第11课(六年制第四册第10课)开始第一次提出“默读课文,回答问题”,这就是说在这 之前只要求朗读。这是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从朗读训练入手的。低年级儿童的 内部言语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注意力不稳定,要靠朗读出声的言语来组织思维和依靠生动的音调来理解所读 的东西,使自己对教材的注意保持稳定,从而把书面文字的感知与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离开了朗读,低年级儿 童很难理解课文。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眼动习惯,有音可闻,可以限制学生朗读时字句的重复,对培 养言语表达的流畅性也十分有利。低年级老师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每一篇课 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有感情朗读。
2.刚接触的
新课文或检查预习时要朗读。只有出声地读才能检查能否正确地读出字音,“正确地读”是理 解课文的前提。上新课开始时用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注音达到正确地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目 前常用的方法是“自由小声读”。有的教师上课直到一课书上结束了还有相当的学生读不下来。我们在听课时 曾测试过部分班级的学生,一课书上完后留一组同学“开火车”一人一个自然段诵读课文,结果城市学生好、 中、差各占三分之一,农村学生中读不正确的学生达一半。“差”生是指“正确地读”都做不到的学生,即达 不到“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唱读” 这一标准的学生。试想一下一课书学习完后有一半或三分之一学生连课文都读不下来的语文课效率是怎样的?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班级,学习语文首先得把课文正确地朗读下来,继而达到“流利地读”,即“读 得通顺流畅,节奏自然,过渡适当”。待理解了或结束一课时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即“在体会课文思 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重音、速度、停顿表达出来”。那种不让学生熟读课文,一上讲台就喋喋不休 地讲解的教法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3.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的文字鉴赏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 或通过讲解、或通过自学(默读理解)、或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朗读,也是阅读教学按照“由 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中回归整体的一种方式。“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 钻进去,朗读是跃出纸外”。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入情境、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把文字还原回生活, 可丰富想象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感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有感情的朗读 ,对培养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美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朗读是检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如同演员,理解越深刻越能进入角色。
凡是学生理解了的课文,学生读得不仅正确、流利而且感情投入,理解越深刻,读得越感人。教师可以根 据学生朗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感情的流露是否自然,在技巧上是否处理好了重音和停顿、是否正确运用适当 的语调、速度和节奏等来衡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少地方改革语文考试方法时把 朗读作为重要的内容。
5.要求背诵的课文得先朗读。朗读可以建立并促进学生视觉、听觉、思维三者间的联系,提高记忆
有哪些描写古人发奋读书的诗句?
这要从中国的政治史说起,皇室关系是依据血统来继承的,最初下设的官员也是由贵族血统来继承。随着隋代科举制的出现,改变了官员选拔方式,平民百姓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好成绩也可以当官了,读书人这才有了出头的机会。
所以古代盛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认为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虽然这句话说得有点极端,但它确实是存在一定的意义的,这也就使得古人卯足了劲儿地读书,也产生了很多发奋读书的诗句。
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甫的《柏学士茅屋》,当时的柏学士因为安史之乱丢掉了官职,就隐居在深山中,但他仍然坚持刻苦读书。于是,杜甫发出了“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的感慨。
这句话的意思也很好理解,自古以来的荣华富贵必定要在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该像柏学士一样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求取功名。“五车书”是指很多书,后来也用“学富五车”比喻读书多,学识丰富。
这里是通过描写柏学士隐居山中,在茅屋读书的情景,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不要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磨难,而荒废了读书大业。
这句诗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字面意思是通过读书考取功名是一条通往成功的重要路线,当你考取功名之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这里的“黄金屋”代指财富,“颜如玉”是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的。
这里讲述了读书在古代的作用,书读好了,“名”与“利”都有了,也成为很多人读书的动力。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高考一样,千军挤独木桥,过去了就是阳光大道。
我们要明确的是,读书不排斥功利性,但也不要全部都功利地去看待,这样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丢失了读书的初心。
这句诗还包含着苏轼的一个小故事。
在苏轼年少的时候,就已经是才气远播,他就很自负地在门前写下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来,有一位老者看到这副对联的时候,就拿出一本书给苏轼看。结果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苏轼发现有好多字都不认识。
苏轼自认为十分羞愧,就在对联的每一句前面各加了两个字,变成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
新对联的意思很明确也很简单,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认识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同时,苏东坡也表达不要过分骄傲的意思,为人处世还是要时刻保持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