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总结模板 / 日期:2024-05-07 / 浏览:8 / 评论:0
三年级的学生考试成绩下滑,是正常现象吗?
三年级学生考试成绩下滑,正不正常,要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偶尔的一次考试成绩下滑,属正常现象。因为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有时题目会偏难或都是题目超出所学范围也会导致某次考试成绩下滑,所以如果是偶尔的一次下滑,就属于正常现象了。
第二种情况,持续下滑,这就不正常了。如果进入三年级后,成绩持续下滑,就有可能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没有把老师所讲知识掌握,或者是课后没有及时巩固,课后的巩固也是很重要的,家长最好督促子女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种情况,有下滑,但不是下滑得很厉害,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到了三年级,小学生已经由低年级跨入了中年级,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加,学习的科目也在增加,一、二年级主要是语文和数学,没有英语,到了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科目增加了,学习的精力也要分散到各科目中去,这样势必要影响学生的学习。
当然,希望各位家长不要片面的重视学生的分数,不要只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特别是学习的兴趣,只要有学习的动力,孩子是不会差到哪去的。
头条号“金黔游侠”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果满意请给个“赞”,如果有不同见解或更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讨论,欢迎关注头条号“金黔游侠”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谢谢!
这种现象肯定是不正常的。
很多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成绩都会出现波动。一二年级时候经常考满分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尤其是在学生进行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考试的分数会让家长大跌眼镜。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不是正常现象。这只是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问题的总爆发。
三年级成考试成绩出现下滑是有主客观因素造成的。
客观原因:知识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所学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语文主要是以识字为主。并且结合简单的看图写话,并没有涉及到作文。而数学也主要是以加减运算为主。虽然有学习乘法口诀,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且也比较机械。而升入三年级以后,知识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开始涉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这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数学也从简单的运算到复杂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和一些复杂的应用题运算。内容量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都使得一些学生难以适应,从而导致考试成绩下滑。这些只是成绩下滑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学生学习习惯和心理变化
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浅显,考试内容也非常简单。那么在平时的学习习惯并不能通过考试成绩表现出来。但是升入三年级以后,由于内容难度开始加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就能够在考试成绩中体现出来。比如在写作业的过程当中拖拖拉拉。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够按时完成。或者写作业的时候东张西望。心思不在学习上,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无法能够快速的学到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所欠缺的东西越来越多。学习会越来越费劲,从而导致学习下降。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但是非常不正常。这主要就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惯养成,使得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通过考试成绩将这些缺点爆发出来。
另一个主观原因就是三年级孩子心理开始发生很大变化。三年级是孩子从儿童向少年转变的时期。孩子的心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会感觉自己已经长大。崇尚自由。希望能够自己的想法。对于学习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很多孩子出现了很多叛逆的情绪。比如感觉到学习很累。不喜欢学习,对学习出现厌烦。对待家长和教师的劝解不屑一顾,甚至出现顶嘴等现象。这些心理变化导致了孩子对学习有了不同的看法。而这些看法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是消极的想法,那么注定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消极作用,进而带来的就是孩子成绩的下降。
作为家长,对于孩子成绩出现下滑,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这在不同角度出反映出孩子在学习习惯和习惯养成以及心理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对家长要学会和。我和还得进行有效的沟通。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发展。学会倾听。多听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同时在孩子平时学习的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惯养成。
三年级是孩子最关键的一年。家长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疏通。正确看待孩子成绩下滑。并且找准成绩下滑的原因对症下药。孩子在家长的鼓励和支持下一定能够快速的调整自己。让自己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当中。
我是萧辉田老师,欢迎关注留言。
学生核心素养有哪些?
悟空小秘书邀请几次了,再不回答就好意思了。
这个问题可以说没有人愿意回答。为何?因为这是个理论性质的问题,不好回答,一般人也不太关注!
什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只要你翻阅报刊及打开百度都可以搜索到很多解释。但得到普遍认可的、简洁的概念解释是: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
为迎接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及科技发展的挑战,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潮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组织专家历时三年研制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于2016年9月在北师大举行了成果发布。标志着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框架正式形成。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认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六个特点:一是所有学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二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三是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四是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五是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六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指导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指导教育评价等重要功能。
孩子几年级才能看出数学怎么样?
感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出现差距的年级应该是三年级。
作为一名作业辅导老师,深有感触。刚刚接触三年级学生的时候,数学成绩都比较不错。在二年级的期末考试当中都能考到90分以上。但是通过三年级这一年的学习,学习成绩开始拉开,尤其是数学成绩。有的学生成绩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怎么样,但是在三年级以后成绩明显提升,但是有的学生之前成绩比较不错,但是到三年级以后,成绩开始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升入三年级以后,数学的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难度开始加大。一二年级数学主要涉及到简单计算。孩子能够认识数,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口诀就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到了三年级以后,教材的内容开始加大。不仅仅需要学生会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而且开始接触简单应用题的运算。应用题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果孩子一直沿用要年级的计算思维。那么到三年级以后,会感觉学习非常吃力,而导致成绩下降。
第二,不同的学习习惯也会导致孩子的数学成绩拉开差距。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你只要会背熟乘法口诀会简单的运算,哪怕是心算,也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升入三年级以后如果还沿用低年级的心算,不愿意动笔。只靠动脑而不愿意动笔去验算,那么非常容易出现计算上的错误,而且升入三年级以后,孩子的心理会发生很多变化。有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出现拖拉磨蹭,上课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走神儿,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纠正的话,那他的数学会感觉学习越来越吃力。从而导致拉开与同学的差距,数学成绩会越来越不好。
在中学阶段数学拉开成绩的年级应该是初二上学期。
首先,初二的数学在难度上比初一要难很多。注重的更是多的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初二年级的全等三角形和函数。考察的都是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如果孩子的这种能力欠缺的话。那么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吃力。会逐渐跟不上老师的步伐。错导致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进而导致成绩的下降。
其次,初二年级孩子基本上都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和疏通的话,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对学习出现厌学的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做导致各科成绩的下降。更不用说数学了。
我是萧辉田老师。欢迎关注留言。
- 三年级是孩子数学成绩拉开的分水岭,一二年级大部分孩子都90分以上,看不出差距。
- 三年级开始成绩两极分化,尤其是数学成绩。一二年级孩子数学成绩一般情况下相差7、8分,到了三年级就是2、30分的差距。
我家的孩子,上三年级时,他们班上的数学成绩出现了分水岭。全班56个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只有8个孩子90分以上。成绩处在7,80分的最多,这些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也非常好。他们班一二年级期中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在年级排名都是前5名。
为什么三年级出现这么大的差距?
三年级内容增加,难度明显加大,而且内容抽象了,例如第七、八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本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孩子似懂非懂,在课堂上也听会了,课后一做全错,会举一反三的是少数孩子。
- 例如这道题。
- 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 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 一题两问,这道题对多数孩子来说有点难度。平时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不会思考、总结的孩子,考试碰到这题型可能一分不得。
- 三年级数学成绩90分以上的孩子,只要态度端正,认真学,善于思考,数学成绩不会出现忽高忽低趋势。
- 数学是最能拉开分数段的一门课程,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数学成绩其实并补代表一个学生,数学学的好不好。
举个,个人的例子吧。我是女生,从小到初中,数学成绩一直很不错。而且觉得学数学很轻松,但是语文就特别差。这里可以说,我数学学的很好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初中以前我们接触的数学,逻辑性其实不太强,所以我学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但是呢,这个情况在我上高中开始,我的数学学起来就特别吃力,因为高一开始,接触了函数和空间解析结合。我学起来就特别吃力,我理解不了,定义域和值域,以及空间解析几何那种空间。
整个高一的数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把我学习数学的信心彻底摧毁了。我觉得自己怎么都理解不了,定义域和值域。所以考试成绩特别差。这里可以定义为我数学学的很差吗?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我高一的结束的那个暑假,我在那个暑假,又把数学课本翻了一遍,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明白值域和定义域的意思,以及他们之间的映射关系。
举我个人的例子,是想告诉各位家长,不要行为孩子的成绩差,就说自己孩子学不好数学。
初中之前的数学。逻辑性其实不那么强,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一方面,要看看孩子是不是比较马虎,经常算错题!另一方面要看一下孩子是不是阅读能力比较差,读不懂题目!
高中以后的数学。逻辑性就比较强了,主要看孩子的理解能力!
我如果告诉你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能看出来他数学怎么样,那你是不是就不用在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多费神了?
一个大脑非常聪明,天赋极好的孩子,他在学前班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数学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今后的数学学习之路就畅通无阻,所向无敌。
这里先讲我的一个学生,这是一个男孩儿,特别聪明,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小学数学从四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我教的,他的学习一直很轻松,成绩遥遥领先,但是上了初中以后,因为迷恋游戏,最后中考数学才考了70多分,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这说明什么?你即使看到了孩子数学怎么样?那又能怎么样?我的这位学生在小学时就能看出,他的数学学习势头挺好的,可是家长疏于管理,孩子最后不还是一样成绩平平吗?
而相反,有些孩子智力一般,但人家学习特别踏实,有一套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上步步为营,可能在小学的时候学习只是一个中等水平,但是到了初中,高中以后,由于长期的累积,和自己不断的探索与创新,高考的时候,人家的数学成绩是很厉害的。
还有的学生因为老师的不同,他的数学成绩也也会不同?当学生碰到一个特别适合他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的老师时,他的数学成绩也会迅猛的提升,而当学生遇到一个和他思维方式不同的老师时,就会出现学不懂的情况。
所以要看学生的数学成绩怎么样?不能一概而论,其中影响因素是非常之多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在孩子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轻易的对这个孩子的学习下结论,不能让他过早的将自己僵化在某一个标签中,这影响他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的认识与评价。
如果光看成绩,我们是很难判断一个孩子的数学能力的。
我带过很多初中生,一般都会向家长问起孩子的小学成绩。几乎绝大多数家长都会说:“孩子小学的成绩很好!”事实上家长没有说谎,因为现在期中期末考试的题目一般都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孩子们都考得不错。
但是成绩无法反应孩子的真实数学水平,如果真的要看孩子的数学能力,需要观察孩子的接受能力。
这个我非常有经验,只要当面和孩子探讨几道题,很快就能大致看出孩子现阶段的数学能力。当然,这个能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果调整得好,孩子肯定会学得越来越好!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孩子到了3年级就基本上被数学给“伤到了”。为什么是三年级,难道是三年级很难吗?实际上并不是,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二年级孩子接受到了很多很多关于数学不良的暗示,最终集中在三年级爆发了。
第一个暗示:数学就是计算,计算不好等于数学不好。很多孩子就因为一两个错误的计算而不断地被惩罚,最后被训练成一个计算机器。为什么我说是计算机器呢?因为很多孩子被训练得只会计算了。他们对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何运用反而是毫无头绪。这种孩子计算很好,但是看起来比较“呆”。ta需要你给算式,一个模板才能做题,而且一般你给出算式ta还一定能算对。
第二个暗示:数学很难。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悲剧就是让很多孩子给学怕了!有些题目都过早的出现在试题中,这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理解困难。本来这些题目等到以后一两年都是很轻松可以理解的,却偏偏让孩子在低年级用几倍的时间来理解,用一些超级笨拙的方式来理解。这是教学上面的安排失当!
第三个暗示:我学不好数学。现实中,即便是孩子考了98分,我们都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犯错的那两分上面。我们数学教育最错误的地方就是在该发展孩子思维、培养孩子兴趣和信心的时候却过多的抠一些细节,结果孩子直接被挑毛病给挑得彻底失去了兴趣和自信。
很多孩子因为反复地被惩罚而对数学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如果我们愿意给低年级的孩子多一点时间,多一点关怀,不少问题都是可以随着时间得到改善的。
实际上,一二年级的孩子是应该允许犯错的,5%-10%的错误都是可以被原谅的。我们因为孩子错了一道计算题就对ta滥用惩罚,我想除了恐惧之外,孩子很难对这个科目产生热爱。
我们口口声声说让孩子爱上学习,但是在对待孩子学习上却一直在使用“恨”的方式。这种逼迫孩子完美的教学方式是大环境造成的,老师和家长都在这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老师的教育方式我们没法改变,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好好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尽量让自己的孩子保有对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很多家长一直怀疑自己的孩子没有数学思维,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暗示。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就会用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最后预期会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