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文体介绍 / 日期:2024-04-12 / 浏览:11 / 评论:0

乡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针对你的问题,就我知道情况解释下我的看法。

1、日常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由于广大村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高,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垃圾随意堆放公路旁、沟渠边、房前屋后,垃圾长期露天堆放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容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2、生活污水较为严重。来源于厕所、厨房、洗涤等家庭污水以及垃圾在腐败过程中经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3、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也对植物、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大,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残留问题突出,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并且人们在给农作物施肥和打药的过程中,农药瓶、肥料包装袋等随意乱丢,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4、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村饲养生猪共一万多头,养鸡5余万羽。部分农村分散式养殖转变为集中式养殖。而仍旧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由此也带来了畜禽粪便物污染问题。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和技术经济成因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而我省农村的环境问题属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一问题既有制度成因,也有技术经济成因。
1. 制度成因
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可一言以蔽之:“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用资机制导致与环境有关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当。
2. 技术经济成因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属于有显著外部正效益的公共服务,社会收益是个人收益与对社区的外部正效益之和。这类公共服务,其市场需求只体现个人效益,而不能充分体现社会效益,因此市场生产的产量就会低于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在自发的市场上倾向于供给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最大的受益方代表――政府出资。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论证的就是这个道理。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首先是规划落后于发展,造成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
其次是缺少污染治理的监管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融资、收费体制,环境治理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省农村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仅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也造成了农民诸多需求难以调动:在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城乡人均收入已开始缩小,但在人居环境上的城乡差别仍在拉大,所谓城市绵延带一直无法真正形成。这种情况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大规模实施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已有必要性

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及对策

首先是加强区域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可考虑编制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规划或环境容量规划,将污染控制在“发生前”。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单一的政府供给或市场供给,在解决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问题上的失灵都是客观存在的。应当根据不同农村环境公共服务的具体经济属性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结构,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等。同时,要转换认识,正确看待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调动民间及海外资本投资农村公共服务的的积极性。

乡村归根结底存在的问题,目前只有一个:劳动力流失!

这个问题,是所有乡村问题的根本问题,年轻人为了离开乡村可以说想尽办法,考学、打工,似乎只有离开才是能自己是有梦想的,我分析过这个问题,是乡村落后么?是农页劳作太辛苦么?是乡村生活的枯燥么?我作为一名观察者,在乡村像农民一样种地、生活已经一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乡村留不住年轻人的根本原因是观念问题!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现在的乡村实际上存在大量就业的机会,种地种的好,收入并不比城市的白领少,国家对于农业有相当强势的补助和支持,所以,年轻的农村人,在村里即有房又有地,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获得经济来源;

第二,农民的年收入并不算低,而消费却很省钱,国家对农民都有完善的社保,看病也不用担心,教育除去偏远地区的特殊性,基本城市周边的乡村都有完善的教育体制,年轻农民在乡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第三,随着网络以及交通工具的便捷,年轻人想要获得信息、外出都不再受到任何阻碍,甚至大城市周边的乡村,开车、乘坐公交系统进入城区会相当便捷;

那么,在这些优质条件下,为何还会造成乡村的大量劳动力流失问题呢?因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八十年代后,对于乡村的观念发生了更为严重的歧视,认为农民是没有知识的、土的、落后的想法,随着城市发展越发严重,城市的日新月异与乡村的缓慢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就连乡村农民也会产生城市优于乡村的观念,但无论是乡村的农民还是城市的市民都忘却了一件事:农业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农业技术的含量并不比读取一个大学学位容易,关于这一点,我在一年的农业实践中已经有很深的体会。

因此,改变乡村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改变对于乡村认知的观念,这需要政府宣称的引导、需要一定经济的扶持、更需要城市人对于乡村的重新认知,这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是一个可以快速完成的过程,乡村的广阔天地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吸引大量城市人去追逐,当这种观念蔓延起来,乡村失去的劳动力自然会回来。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使中国乡村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本人这几年一直在农村工作,天天与村民打交道,对乡村做了一些调查研究,认为仍有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

一、大片田地荒芜

农民种田除去种子、化肥、农药化肥之外,每亩田地纯收仅1-2百元,所以很多村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其他门路搞副业。这样一来,导致大量的田地荒废;有个别村民甚至利用大田大地盖房子。

二、青年村民外流

农村大量的青壮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找出路,留在家里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者。所以,在一些村庄,极少见到年轻人。

三、精神生活空虚

村民的主要娱乐方式,除了看电视或跳广场舞外,主要是打麻将,甚至还有部分村民扎堆一起看不健康的录像。村里的农家书屋少人问津。

四、物质生活贫乏

村民生活习惯不良,如吸烟、酗酒;环境卫生差,随处可见牲畜粪便、垃圾;农村患病者较多。

对策:

一、提高村干素质。当前乡村工作,村委主要依靠上级派驻的工作队,村两委人员在文化水平、政策水平上,有待于提高。

二、大力发展产业。要很抓产业产业发展,如在药材、茶叶种植上下工夫,拓展农业增收渠道,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激发村民生产积极性。村民在农闲时,可在门口能找到其他增收门路。

三、加强文化建设。通过道德讲堂、送戏(电影)下乡等多种形式,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办好农家书屋,发挥村卫生室作用, 提倡文明、道德、健康、时尚的新生活。

版权声明 : 本文未使用任何知识共享协议授权,您可以任何形式自由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