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总结模板 / 日期:2024-08-12 / 浏览:9 / 评论:0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课效果好有的孩子听课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效果?
同样的时间内,同一个班级,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就差一些,是正常的。就是说,差异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
无论学习内容是什么,不管哪个群体,结果都会有差异。关键是每个人要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
承认差异,全面认识成长中的孩子。
一是由先天的禀赋带来的差异。有些孩子乐感强,有的孩子五音不全;有的孩子舞感强,有的孩子动作就是不协调;有的孩子几分钟就学会了游泳,有的孩子学一周还不太行。同样的,孩子在学习语、数、英学科方面,孩子之间也会存在差异。
所谓全面认识孩子,就是不要只看某一方面。
二是由态度、习惯和方法造成的差异。
成功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是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态度,一定没有遗憾。反之,就不会有成绩。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听课专注、工整写字、及时复习、按时写作业等,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反过来是习惯促进了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肯定会遇到困难。有一名高中生,上课一听就会,反应很快,但是就有一个缺点,不爱做题,成绩就一直上不来。
学习也要讲方法。学科老师会给出一些学习方法,记英语单词、记数学公式、记历史年代、记化学元素周期表等,还有各学科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等。所有学科都能用的思维导图,也是梳理知识的好方法。
老师和家长,要在这三个方面培养教育学生,而且要坚持经常,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每个学生因人而异所以听课效果也会各有不同,那么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听课习惯有关。
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入学就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引导下养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坐姿端正,听课时能够调动起耳朵眼睛脑袋等各个器官,能够做到充分听充分想充分去理解,而有些同学听课习惯不好,一边听一边分心或者一边听一边遗忘,这样就会使他们的听课效果不好。
2.与先前知识储备有关。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单元之间每一个年级之间的知识都是有相应联系的,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有的同学之前的基础没有打好,知识储备不够,势必会影响本阶段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在知识迁移方面会大打折扣,相同的知识,有的同学基础好,知识储备多,能够很快地跟以前所学的知识发生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听课效果肯定比较好。
3.相应的知识背景了解的少。
知识背景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学习Christmas圣诞节时,有些孩子可能之前就了解圣诞节的日期,习俗等相关知识,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一些,而有的同学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了解,初次接触,理解起来就会难度增加,相应地会影响听课效果。
4.兴趣的不同。
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无所谓的样子,那么听起课来自然不用心,有的孩子喜欢学习,喜欢接受新鲜事物,那么会积极主动去把握老师讲的知识点,并去消化,这样的效果必定非常好。
5.与老师的授课风格和授课方式有关。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老师的授课方式个授课风格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喜欢老师的讲课,那么他们会更积极的呼应老师,从而听课效果会更好,有的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授课,可能就不愿意听,或者用应付的态度去听,效果自然不会好。
6.与家长的要求有关。
有的家庭家教很严,要求孩子考试达到什么目标,必须取得一定的成绩,孩子会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所以会认真听,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不上心,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孩子本身就自制性差,没有一定的压力更不愿意投入多少努力。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了解到听课效果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尽管有些孩子听课效果不好甚至没有效果,那么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
这个改善的过程需要调动孩子自身的能动性,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另外老师要多关注一下这些基础弱的学生,在他们听课分心开小差时给予一个眼神或是一两句话的提醒,多鼓励引导他们,并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与此同时家长也需要做好相应地配合,孩子们习惯的培养需要督促,兴趣的发展需要激励,学习的持久需要监督,困难的解决需要帮助,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希望不要抱怨,用一份爱心耐心恒心让孩子变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